5/10/2018 11:52:00 AM
同聲傳譯常見問題及處理辦法
同聲傳譯譯員不同于其他的譯員,作為同聲傳譯尤其是同傳口譯人員尤其考驗個人的臨場反應能力?,F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同聲傳譯譯員常見的翻譯問題。
一、常見問題
1、倒裝句的處理
英、漢語的語序差別很大,這就給口譯造成了較大困難。
2、被動語態和主動語態
英語常用被動語態,相對來 說,漢語則多用主動語態。了解這一點,在互譯時,就會避免譯出英文式的中文,或中文式的英文。
例如:In some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eople are given the biggest social benefit such as medical insurance.此句英文用的是被動語態,翻譯時應將其改為主動語態,譯為:"在有些歐洲國家里,人民享受到最廣泛的社會福利,如醫療保險等等。"
3、長句的處理
處理好長句子,是同聲傳譯的基本功之一。翻譯長句,除要注意根 據意群,將其切斷為簡單句外,還有一個關鍵要掌握,即英文句子之所以長和復雜,那是為了避免重復使用同一個詞,于是用who, which, that代替主詞和賓語,因而使句子變得很長。而中文則不怕重復使用同一詞語。
例如:That is the single moneta ry policy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at the next European Union Conference。這里,英文中為了避免在第二句話中重復single monetary poli cy,將其簡化成一個which,并將兩個句子合為一句復合句。在譯成中文時,可以不怕重復,譯為"那就是單一的貨幣制度,這個貨幣制度將在下一屆歐洲聯 盟會議上進行討論。"中國譯員的特點是記憶力強,但是, 普遍存在的不足之處是對英語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在理解上有所欠缺。因此在翻譯時,常常是大意都翻譯過去了,但是卻丟掉了發言人用詞的微妙之處,顯得比較 生硬,有時,甚至因為不了解詞義的細微差別而導致意思上的重大差別。
1、遇到聽不懂的詞
翻譯時,最怕遇到聽不懂的詞。克服這一障礙的唯一辦法是口譯人員應培養自己的猜測和預測能力。當然,事先充分了解必要的背景材料和知識是十分重要的。這 樣做,譯員就能心中有數,知道講話人要談什么方面的內容。譯員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翻譯,即使遇到個別不會的詞,根據上下文,根據對整個講話精神的體會,也可 以將全句內容猜測出來。千萬不能被一個詞卡住,而不能將翻譯任務繼續下去。
2、如何在現場糾正傳譯中的錯誤
譯員發現自己 譯錯后,如果是小錯,只要是不影響大局的,則不必糾正,可接著往下進行;如果發現自己的內容出現了大的錯誤,則必須立即糾正,可以明確地說:"剛才這點翻 譯錯了,應該譯為……"千萬不能顧及自己的面子而給會議造成損失;如果完全聽漏了一句話,這時千萬不要慌,最好的辦法就是接著現在的話往下譯,而不必考慮 剛才漏聽了什么,同傳中漏聽掉的話如同灑出去的水,是無法收回的。
3.碰到發言人講話速度過快
遇到這種情況時,譯員可以請發言人講得稍慢些。但有的人講話快已成習慣,很難克服。這時譯員一定要穩住,不能著急,要仔細分析整段的內容,緊緊抓住中心思想譯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