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2018 11:29:00 AM
埃及醫生夫妻武漢生“二寶”新爸媽大贊 醫院提供翻譯服務
駐馬店翻譯公司今日與您分享一個溫馨的故事。
埃及夫妻在漢生二寶,因為語言不通心里“七上八下”。在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產前和術前,他們都享受到英語導診服務,溝通順暢,14日平安生下寶寶。16日,夫妻倆抱著初生的小兒子開心出院,大贊醫院“國際范兒”。
Mahmoud今年34歲,是非洲埃及的一名心胸外科醫生。四年前,他和妻子Eman一起來到中國,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學院繼續深造,妻子也取得了微生物學的碩士學位。三年前,兩人回老家生了可愛的大兒子。去年,26歲的Eman又懷孕了,預產期是今年5月。因為學業還有兩個月就要結束了,他們決定在武漢生下二寶。
雖然在武漢生活了4年,可這對小夫妻幾乎一句中文都不會說。之前他們市婦幼做過簡單的產檢,還勉強沒問題。但現在Eman臨近預產期,需要與醫生進行大量溝通,還需要辦手續,兩人頗有些忐忑。5月12日下午三點,Mahmoud帶著妻子來到武漢市婦幼保健院。
Mahmoud也是有備而來,他請中國朋友在手機備忘錄上打下一句話:“請找一位會英語的醫生來”。工作人員見狀,趕緊去來武漢兒童醫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患者體驗服務中心雙語導診彭藝博,由她幫忙接待,并提供翻譯服務。
原來,Eman已經到第39孕周,最近幾天胎動有所下降。她第一胎是做的剖宮產,屬疤痕子宮,徐醫生建議可以住院待產準備手術。雙方溝通后,Mahmoud和妻子決定來住院并進行手術。之后,彭藝博又帶著他們做了胎心監測和產前B超,并根據醫囑反復交代,一旦有規律宮縮,一定馬上來醫院就診,手術前禁食早餐和水,帶來自己和寶寶的換洗衣物。兩小時的陪伴后,Mahmoud和妻子滿意而歸。
5月14日,夫妻倆如約來到武漢市婦幼保健院住院。但Mahmoud沒帶現金,又不會操作自助服務機,被辦入院手續難住了。接診的產科二病區的郭君紅醫生,也用流利的英語客串了一把“導診”,幫助他們順利辦完手續,完成術前溝通。當天中午,由產二病區周潔瓊主任主刀,Eman順利生下一個6斤多的男寶寶,取名Malik。下午,來探望媽媽和弟弟的大兒子,摟著小嬰兒不讓任何人碰,小模樣讓人忍俊不禁。
Mahmoud說,自己曾有朋友在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生過寶寶,感受挺好,所以自己經過比較,也選擇了在這里生寶寶,事實證明自己選對了,而且沒想到醫院已經這么國際化,很多人會講英文,這里的醫生、護士、服務人員都“vevy clever and helpful”(聰明且熱情)。武漢兒童醫院患者服務體驗中心負責人李彬介紹,隨著武漢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需在漢就醫,順應這一潮流,今年,醫院通過招聘和競聘設立“雙語患服”為來就醫的外籍患者提供英文導診服務,至今已經服務了5個外籍家庭。--樂文駐馬店翻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