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2018 2:45:00 PM
南昌法語手語翻譯人才緊缺
3日,記者從南昌基層法院獲悉,自2007年至今,聾啞人犯罪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平均每天有兩人(團伙)因犯罪走上被告席。
為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利,體現司法的人文關懷,法院開庭審理聾啞人案件時,都會邀請手語翻譯人員作為陪審成員一并出席。
然而實際上,因為專業翻譯人才稀缺,多數手語翻譯人員因能力水平有限常應付了事,導致部分聾啞被告人的合法權益被忽視。
背景
聾啞人犯罪逐年攀升平均每天兩起
今年4月份,程康(化名)從上饒老家來南昌討生計。本想找一份安穩的工作養家糊口,然而因為沒有專長,程康找工作時屢屢碰壁。
5月份的一天,程康在八一廣場遇到了幾位同是聾啞人的外地人。
當程康大倒苦水說找工作太難的時候,其中一位聾啞人說,他們有很多活,需要人手并邀請程康入伙。
令程康沒想到是,這些聾啞人所謂的活就是扒竊。雖然知道是犯法的行為,但當程康拿到第一筆提成時,他決定以身試法。
不料,三天后,程康被人抓了個現行?,F在等待他的將是法院的審判。
“今年1~10月份,我們法院共受理275件聾啞人犯罪案件,幾乎平均每天都有一起這樣的案件。”
3日,南昌市東湖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書記員告訴記者,自2007年至今,聾啞人犯罪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
從事法院庭審手語翻譯已25年的楊銘芝女士告訴記者,近15年來,聾啞人犯罪不斷攀升。
“在2007年、2008年、2009年達到了最高峰。平均每天有兩起。”記者從法院了解到。
這些聾啞人的犯罪類型主要以扒竊為主,更有甚者從事摩托車飛車搶奪。
此外,楊銘芝還告訴記者,近年來,聾啞人犯罪人數當中的女性比例也不斷上升,占30%?,F象
聾啞被告人法庭受審翻譯人員成焦點
“本月7日,我們法院會開庭審理一起聾啞人犯罪案件。屆時我們會邀請楊銘芝女士當翻譯人員。”
東湖區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告訴記者,為了完結審判程序,每當法院開庭審理聾啞人案件時,都會邀請手語翻譯人員作為陪審成員一并出席。
東湖區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劉國華說:“因為我們不懂手語,無法與當事人(聾啞被告人)進行暢通的溝通交流。
這個時候,手語翻譯人員就成了整個庭審過程最重要的角色。
據介紹,手語翻譯人員是由法院出錢到殘聯或者聾啞學校聘請的兼職工作者。
楊銘芝告訴記者:“我們翻譯人員每出一次庭的工資為100元人民幣。”
“庭審時,我們會將基本案情通過翻譯人員向被告告知,并通過翻譯人員了解被告對于案情的陳述及辯解。”
劉國華說,因為法官手中有卷宗,因此整個庭審局勢由法院掌控。但與案件相關的細節全由翻譯人員代言。困局
手語人員緊缺法院庭審秩序受阻
“南昌的手語人才很少,導致我們的庭審秩序經常被打亂。”劉國華說,涉及聾啞人的案件一般的審限為一個半月。
但由于翻譯人員數量太少,并且這些翻譯人員也忙于其他事情,經常會出現延后審理的情形。
據東湖區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介紹,因為類似情形常有發生,以至于法院的案件審理排序經常被打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他案件的審理工作。”
楊銘芝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正在北京出差,“前幾天,東湖法院本來有一件案件要我去當翻譯。
但因為實在太忙,只能讓法院延后到本月7日。”據楊銘芝介紹,退休后的她比以前更忙,經常出差。
“手語人員緊缺的現象不僅出現在我們東湖、西湖法院,整個江西的基層法院都存在。”
劉國華說,據他了解,全國各地也都存在手語翻譯人員緊缺的現象。
這一事實通過楊銘芝得到了證實。據楊銘芝介紹,除南昌市四縣五區的基層法院外,她還經常被省內其他各地市法院。。
甚至是省外的杭州、嘉興、珠海等地法院邀請當翻譯人員?!艾F有的手語人員遠不能滿足法院庭審需求。”
專業翻譯人才稀缺被告權益難獲保障
“更為重要的是,專業翻譯人才稀缺,部分省大約只有一到兩名。我經常出差的湖北、浙江、福建等地更是如此。”
楊銘芝告訴記者,多數手語人員大多抱著應付了事的心態,只是簡單地表達雙方的意思。
對于專業的法律術語以及當事人的心態和情緒往往是一知半解,甚至會糊弄過去,而不管被告的真實情況和真實想法。
“這樣的翻譯會導致部分聾啞被告人的權益保障被忽視。”劉國華說,翻譯人員需要懂得專業法律知識。
這樣才能準確傳達給被告,從而使我們法官準確獲知被告的真實想法,以便作出合法又合理的宣判。
劉國華舉例說,如果被告因為身體或者其他客觀原因難以執行刑期。
而翻譯人員又沒有在庭審時準確傳達給主審法官的話,被告的權益就難以得到應有的保障。
對此,楊銘芝也表示贊同。她說:“非專業翻譯人員因為缺乏專業的法律知識和純熟的手語技巧,難以達到真正的溝通效果。”
同時,楊銘芝還表示,訴訟翻譯人員如果無法準確傳達法律的威嚴,也會導致被告人忽視犯罪的后果及代價。
探因多數翻譯人員交流方法停留在書本上,“導致出現這樣的困局的原因除了翻譯人員不精通相關法律知識外。
最重要的是翻譯人員的手語交流方法大多停留在書本知識層面上,無法真正透過被告的手語了解其內心的想法。”楊銘芝分析說。
楊銘芝告訴記者,聾啞人對于事物的理解與常人不同。而且隨著電腦、手機的普及,手語語言也在不斷創新和豐富。
“聾啞學校的手語課程只是基本的理論知識,在實際操作中,多數聾啞人會稍作變化或者按照約定俗成的手法進行交流?!?/span>
楊銘芝介紹,她自16歲開始至今,服務和幫助過的聾啞人達數十萬人次。
“只有在不斷實踐和接觸的過程中,翻譯人員才能真正達到無障礙交流?!?/span>
建議建立手語人才共享庫
據楊銘芝透露,南昌的聾啞學校曾經舉辦過針對公檢法系統工作人員的手語培訓班,但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是因為公檢法系統工作人員學后不常用,最后忘記了基本的手語。”楊銘芝說。
那么,社會上的翻譯人員為何總是達不到法院庭審時需要的標準?楊銘芝說,除了她上面所表述的照本宣科原因外。
最主要的原因是翻譯人員沒有把訴訟翻譯當成一番事業來做,并真正融進聾啞人的圈子。
此外楊銘芝建議,有志于從事聾啞訴訟翻譯事業的人員必須自學并進修專業法律知識。
劉國華認為,要盡快在市級乃至省級建立相對完善的手語人才庫。他說,南昌應將有限的手語人才進行資源整合。
實現手語人才資源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圍的共享。并通過先由有關組織推薦。
后由法院組織專家進行培訓考核,最后對考核合格的人員頒發手語人才證書等流程,完善手語人才的選任程序。
此外,劉國華還表示,看守所和監獄等羈押場所也可以通過手語人才共享庫借助翻譯人才對聾啞罪犯進行暢通的教育改造,從而降低聾啞罪犯的再次犯罪率,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選自:樂文翻譯
樂文翻譯目前是國內專業的翻譯機構之一,樂文翻譯秉承“誠信 專業”的服務理念,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流服務。了解更多信息:請發郵箱:abc@lewene.com或直接致電:400-895-6679咨詢。
99%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