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018 2:41:00 PM
科技翻譯中的“信、達、雅”
嚴復的“達”是指“通達、明達”,也就是要求你的譯文別人能看得懂;
通過你的譯文讀者(用戶)可以了解原文文本中所要表達的觀點或按照你的描述正確地完成操作。
科技翻譯中的“達”要求譯者使用規范的譯人語忠實流暢地傳達原作。轉換科技信息時要擺脫原文語言形式的束縛,不要硬套原作的語言形式。
要依從譯人語的行文習慣,不矯揉造作,通順自然地傳達原作的科技內容。
較之文學翻譯,科技語體文本不帶有文化負載,所以就這一點來說,科技翻譯中的“信、達、雅”表達要相對容易一點。
在科技翻譯實踐中表達方面常出現的錯誤要么是譯者對原作未盡理解(專業知識或語法關系);
要么是譯者譯人語水平不高,所以科技翻譯中的“信、達、雅”既要求懂專業、了解翻譯對象,又要求譯者具有很高的雙語駕馭能力。
根據沈蘇儒的研究,“嚴復的雅如上所說,是泛指譯文的文字水平,并非專指譯文的文學藝術價值。
當然,他很重視譯文的文學價值,也對自己在‘文辭’方面的造詣很自負.但他始終不承認他是單純追求譯文的古雅、高雅”(沈蘇儒,1998:50)。
沈老先生把“文字水平”歸之為“雅”又不嚴密之處,難道“文字水平”就不是“達”嗎?
所謂“達”就是指譯者的譯入語操作能力要達到一定的水平。譯者的譯人語文字水平低下,翻譯時就有可能不“達”。
嚴復“始終不承認他是單純追求譯文的古雅、高雅”是有其原因的。我們再分析嚴復的原話,“故信、達爾外,求其爾雅。
此不僅期以行遠耳,實則精理微言,用漢以前字法、句法,則為達易;用近世利俗文字;
則求達難”(摘自劉靖之,1981: 136)人們在理解嚴復的這一段話時只注意到“爾雅”二字;
總以為嚴復的用心在于“期以行遠”(優美的文字流傳久遠),在于心目中的讀者對象一當時的士大夫階層;
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嚴復隨后所提及的“實則精理微言,用僅以前字法、句法,則為達易;
用近世利俗文字,則求達難”,其中“精理微言”指的是“飽含著深奧的理論和含蓄深沉的思想的著作”;
是“哲學、數理及自然科學”(沈蘇儒,1998:43)。由此可以看出,嚴復當時已經注意到原語科技文本的語體特征—概念性、抽象性、概括性、邏輯性很強;
嚴復認為“漢以前字法、句法”較之“近世利俗文字”要更嚴謹一些,是更適合用來翻譯科學著作的,這一點在當時的條件下實在是無可厚非。
不同的語體有不同的特點、優勢,科技語體以重客觀性、正確性、嚴密性、邏輯性見長,要求行文的科學技術概念準確;
組織結構眉目清楚、層次分明、前后邏輯關系嚴密,不允許前言不搭后語和含糊其辭。
較之其他文體,我們認為這也正是科技文體“雅”之所在。與專業科技工作者交流時你講土話、“外行話”,那就是不得體、不“雅”;
在我們的科技翻譯中的“信、達、雅”也是不允許用口語語體來替代科技語體的,否則,你的譯文會使讀者對象(或用戶)對你所表達的科技信息產生質疑。
所以科技翻譯中除了“信、達”以外,還要注意“雅”,即要再現原作的語體特征。
——選自:樂文翻譯
樂文翻譯目前是國內專業的翻譯機構之一,樂文翻譯秉承“誠信 專業”的服務理念,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流服務。了解更多信息:請發郵箱:abc@lewene.com或直接致電:400-895-6679咨詢。
99%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