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9dff7"></u>
  • <var id="9dff7"><code id="9dff7"><meter id="9dff7"></meter></code></var>
      <sub id="9dff7"><address id="9dff7"></address></sub>
      <form id="9dff7"><source id="9dff7"><track id="9dff7"></track></source></form>

    1. <sub id="9dff7"></sub>

      <sub id="9dff7"><listing id="9dff7"></listing></sub>
      <wbr id="9dff7"></wbr>
      <wbr id="9dff7"></wbr>

      手機號
      驗證碼
      立即登錄    忘記密碼? 注冊
      手機號
      郵箱
      立即登錄    免費注冊 找回密碼

      11/4/2019 5:02:00 PM

      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呢

      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我們讀《華嚴經》,開頭都會有“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制譯”或者“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之類的話,意思是說,這部經是奉皇帝的圣旨而翻譯的,可見,當時的佛經翻譯是國家大事。八十華嚴,在翻譯過程中,皇帝武則天親臨譯場,助揚譯事,并為制《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四十華嚴翻譯期間,唐德宗也是多次親臨譯場,關心譯事。下面樂文翻譯公司的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呢?

      【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把佛經翻譯變成國家大事,不是唐代才有的,在南北朝時期,譯經大師鳩摩羅什的譯場就已經開啟了國家模式。到了唐代,佛經譯場的組織更為科學嚴密了,有關部門在全國遴選一流人才,組織到譯場,然后由高僧主持翻譯的分工協作,形成嚴謹的譯經程序。

      【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據《宋高僧傳》記載,唐代譯場的翻譯職司就多至11種:

      1)【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譯主,為全場主腦,精通梵文,深廣佛理,遇有疑難,能判斷解決;

      2)【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證義,為譯主的助手,凡已譯的意義與梵文有所差殊,均由他和譯主商討;

      3)【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證文,或稱證梵本,譯主誦梵文時,由他注意原文有無訛誤;

      4)【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度語,根據梵文文字音改記成漢字,又稱書字;

      5)【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筆受,把錄下來的梵文字音譯成漢文;

      6)【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綴文,整理譯文,使之符合漢語習慣;

      7)【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參譯,既??痹氖欠裼姓`,又用譯文回證原文有無歧義;

      8)【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刊定,因中外文體不同,故每行每節須去其蕪冗;

      9)【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潤文,從修辭上對譯文加以潤飾;

      10)【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梵唄,譯文完成后,用梵文讀音的法子來念唱,看音調是否協調,以便于誦讀;

      11)【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監護大使,欽命大臣監閱譯經。朝廷為了鄭重其事,還要派欽命大臣在譯場作監護大使,有時在開始翻經的第一天,皇帝還親自到譯場擔筆受的工作。

      看了這么一個分工程序,我們可以想象,翻譯一部佛經需要多少高僧大德的努力?在我們不少人看來,這簡直就是吃力不討好。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如果馬馬虎虎,誤人子弟,怎么利益眾生呢?本煥長老教導我們說: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為了利益眾生、成就眾生,使眾生離苦得樂。

      以上就是樂文翻譯公司小編總結的古人為什么翻譯佛經時能做到那么嚴謹的詳細資訊,希望是你有所幫助!

      ——選自:樂文翻譯公司

      -------------------------------------------------------------------------------------------

      99%的人還閱讀了:

      翻譯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簡潔”

      樂文翻譯公司分析翻譯行業現狀

      成為一名專業的翻譯有什么標準嗎?

      閱讀文章:積分+1
      男女全黄一级带免费